在选人过程中,始终要围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识别和评价机制,强化对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深入考察,坚决把政治上的两面人挡在门外。
  同时,要严格执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和《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把尚未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切实把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重用起来,把违规违纪不作为、乱作为的调整下去。
  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开通组织、纪检举报电话,设置举报信箱,并严格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对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严格审核把关,详细查看档案是否存在涂改造假情况,并对选拔任用的干部动议提名、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察、征求意见、讨论决定、公示和任职等关键程序全过程建立健全文书档案,从源头上杜绝了违反标准、程序、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干部档案造假等问题。同时,在考察和识别干部过程中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把组织的“慧眼”和群众的“亮眼”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把考察工作做细做实,不简单限定谈话范围、不限谈话时间,善于找知情人说实话、讲真话,并综合运用巡视巡察、经济责任审计、信访举报、服务对象和干部群众口碑,对考察对象进行精准画像,切实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推荐上来。一方面,深入分析重点岗位对干部性格特点、能力素质、道德素养等方面的要求,明确岗位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另一方面,精准掌握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专业特长、能力短板等情况,明确干部适合什么样的岗位,切实把“识别人”和“研究事”统一起来,从事业需要出发,看谁更优秀、更合适,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进一步提高人岗匹配度,严格按照干部职数配备干部,真正配强配优领导班子队伍,营造了唯才是举的用人环境,切实树立重业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