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学恒其德【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13。22》)

  杨伯峻: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假若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了。’这句话很好呀!”

  《易经•恒卦》的爻辞说:“三心二意,翻云覆雨,总有人招致羞耻。”孔子又说:“这话的意思是叫无恒心的人不必去占卦罢了。”

  钱穆(不同断句) :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先生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若无恒,不可当巫医。’这话真好呀!易卦上也说:‘其德不恒的,常会有羞辱随后。’”先生说:“这也只有不替他占问就罢了。”

  详解:

  笔者说过,孔子的道源自9700年前伏羲的《周易》。

  有人以为《周易》是周公所作,所以叫《周易》,这叫“望文生义”,读书不求甚解。

  其实《周易》的周是周期的周,易是变化,周期变化叫做“周易”。

  《周易》就是道,也就是自然运行规律的意思。

  伏羲上观天象,下察地理,更数次追踪候鸟大雁南北往返,总结出自然运行规律,写出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周易》,使中国从此打开文明的帷幕。

  孔子在教学和做事就是以《周易》之道一以贯之的。

  孔子在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不谋划与客观现实变化的位次、阶段不符的政事。君子实干办事也不要超出客观现实变化的位次和阶段。引自7。1《依次谋政【8。14】》)”时,就运用了《周易》里64卦第52卦《艮(gen4)卦》的智慧。

  《艮卦》是并列对峙的两座山,暂时处于势均力敌状态,因而不能轻举妄动。基于这个原因,就要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一切必须审慎,三思而后行。

  本章是《周易》六十四卦第32卦《恒卦》智慧的运用。《恒卦》象征常久:亨通顺利,没有灾祸,没有过失,有所往则有利,利于坚守正道,利于前去行事。

  《恒卦》是风雷组合,是自然界经常发生的现象,风雷激荡,使宇宙常新,充满活力。

  南人有言曰

  ——南人:南方人;言:句话;曰:说;

  人而无恒

  ——而:如果;无:没有;恒:恒德,不变的美好品德;

  不可以作巫医

  可:适合;以:于;作:做;巫医:古代以祝祷和药物来为人消灾治病的人,如:《逸周书·大聚》:“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

  ——做巫医是需要医德的,没有经常保持美好品德的人,当然不适合做巫医。

  善夫

  ——善:好;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源自《恒卦》九三的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一个人如果不能经常保持美好的品德,总会不时蒙受他人的羞辱,结果难免产生惋惜)。

  ——其:他的;德:品德;或:总会有;承:承受,蒙受;之:代指“不恒其德”;羞:羞辱。

  不占而已矣

  ——这个人就没有占卦的必要了。

  ——孔子的意思:这种人品德不稳定,占卦是不灵的。

  ——从《恒卦》的旨意上说,没有恒德,就没有生气和活力,死气沉沉,死梗了,还占什么卦?

  本章孔子运用《周易》里《恒卦》的智慧,阐明自始至终保持美好品德的重要性——学恒其德,以免蒙受羞辱和失去活力。

  重新标点如下: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不变的美好品德,就不适合于做巫医。’这话说得好啊!”

  “《周易•恒卦》的爻辞说:‘一个人如果不能经常保持美好的品德,总会不时蒙受他人的羞辱。’”孔子说,“这个人失去活力,就没有占卦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