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生命中的一道光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庙镇聂村中学 申晓旭
  阅读什么时候开始走进了我的生活?也许是从有记忆开始,在昏暗的灯光下,在破旧的那间泥胚房,妈妈靠在床头读书时的场景;也许是初中都未毕业的妈妈讲起她读过的四大名著时眼中的神采;也许是幼时贫困的家庭却从未缺少的各种故事书和名著。。。。。。阅读,是妈妈和我的家庭从小给我种下的一颗种子,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长大后,在生活中,阅读是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书中丈量世界的长度,感受这个世界的风云诡谲。《简。爱》告诉我,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女性都要自立自强,保有自身的坚毅品质;读《小王子》让我明白,在这个孤单、桀骜不驯的地球上,人既坚强又脆弱,文明既可长存又易毁灭,这完全取决于人的智慧;而物质丰富弥补不了精神匮乏,人不能忘记精神实体。《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展示出了战争后破败不堪的阿富汗,让我看到战争如何摧毁一个国家,改变国民的生活轨迹,让他们从此颠沛流离;也看到了阿富汗女性如同草芥般的命运。对比之下,更深深为自己生活在中国这个国家而感到幸运与满足。我们可以自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不怕会有突然掉落的炸弹;我们可以享受平等的教育,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被剥夺这项权利;我们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可以在职场发挥自己的所长;读张爱玲、林徽因,让我看到民国时期知识女性的崛起,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读杨绛、钱钟书,让我“观摩”到好的婚姻好的伴侣是怎样的模样;也学到了杨绛先生面对人生大起大落,亲人爱人相继离世时内心的坚毅、从容与淡然。“我与谁也不争,与谁争也不屑”、“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这些大家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他们的作品传递给我并影响着我,让我能坚强乐观地面对父亲的去世以及后来生活中偶尔的“一地鸡毛”,让我扫除阴霾,迎来属于自己的阳光。
  在工作中,《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让我看到雷夫•艾斯奎斯,这位享誉美国乃至世界的传奇教师如何用自己的爱与智慧改变那些来自贫穷家庭孩子们的命运,他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的理念让我想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观点:与其把学生当填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这不正是我们经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吗”?还有就是告诉教师应该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内在的驱动力,毕竟主观能动性才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所以,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在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同时,根据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呈现出来的特点,和他们一起寻找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进步,尝到学习带来的“甜头”。
  同时,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面对农村英语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我带着困惑开始反思,阅读了《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 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这本书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改变了我对传统的英语教学一些刻板的认知和做法,让我意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实际上还在重复十几二十年前的英语教育模式,那就是重视读写,却忽略了听说。而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是不可逆的一个过程。听,实际上就是输入,只有大量的输入才能保证孩子后期读写的输出。而我们总是在抱怨学生为什么不会写?为什么写的错误百出?细想一下,我们是否给了孩子充足的输入,如果没有,又怎能抱怨他们无法输出呢?另外就是书中提到了培养孩子英语思维的重要性,提到应该改变孩子既往“英语 汉语”的翻译思维模式,那怎样培养英语思维?其实很简单,就是大量的输入原汁原味的英语知识。这个观点实际和现在中招英语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近几年的英语中招试题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国外网站和杂志、报纸、书籍。在看完这本书后,我自己也在不断地摸索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上尽量多的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穿插歌曲、影视作品片段以及国外的文化历史与风土人情等。虽然有的方法目前来看似乎成效不大,但我相信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一定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另外,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太多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太多太多了,所以,我更应该多阅读多学习多积累,毕竟,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拥有一条河!
  梭罗说:“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李苦禅说:“鸟语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古往今来,学有所成者无一不是博览全书。我,一名小小的教师,也许究其一生,都无法成为大家和传奇,但我愿与阅读为伍,让他带我看遍名山大川;愿他带我走进历史的洪流,与那些巨匠对话;愿他指引我人生的方向,向更光辉灿烂处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