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农村 势在必行
文章目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推进乡村振兴,要聚焦新时期“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着力推动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产业兴旺。有句老话叫:“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但是现在大多数的边远农村,基本没有特色,大多数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只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许多村成为“空心村”。实现一方水土的兴旺,就是要深入挖掘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宣传产品优点,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设施农业,让好东西卖上好价钱。要持续巩固好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富作用,深入拓展生态文化旅游的后发优势,精心培育、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通过产业覆盖提升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二、生态宜居。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农民的梦想,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就我而言,要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质量更好,打造出自己的靓丽名片;要进一步加大人居环境治理力度,用好公益岗,拆除残垣断壁和危旧房屋,消除视觉上的贫困;要持续开展绿色乡村,让农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和度假首选。
三、乡风文明。实现乡村“乡风文明”,要做到硬件、软件两手抓。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四、治理有效。 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自治德治法治协调推进体系,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持续发挥好小红帽、黄马甲、白大褂服务群众三支队伍和大喇叭、公开栏、二维码联系群众三大平台作用,进一步健全乡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作用,倡导文明婚丧仪式,推进移风易俗,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五、生活富裕。实现村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百姓期盼,奋斗目标。产业兴则农民富,发展壮大产业是实现群众生活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要在产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方面解放思想、精准发力,创新突破;培养乡村致富带头人是很好的工作方法,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激发百姓内生动力,带动群众致富,实现共同富裕。要发挥好防返贫监测机制作用,用好防返贫保险和社会救助作用,杜绝整体性贫困发生。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在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方案,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搞建设。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