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朴素家国情怀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文章目录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伴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率领下入朝作战,岁月弹指间,时光已逾70载。
回首那场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战争,我时常想,是什么让志愿军将士克服冰天雪地、缺衣少食、弹药不足的困境,是什么让志愿军将士悍不畏死、以命相搏、顽强战斗,是什么让志愿军将士创造了血战上甘岭等惨烈悲壮,又是什么让志愿军将士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由衷称赞?我想,最最简单的“保家卫国”就是志愿军将士的普遍心声,这一信念支撑着他们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并最终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那时的中国,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亿万贫苦人民刚刚翻身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正在满怀热情投身祖国建设。他们刚刚有了稳定和平的家园,不用再四处躲避战争的炮火;他们刚刚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不用再经历食不果腹的困境;他们刚刚能够挺直腰杆去生活,不用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这是新中国,更是他们期待已久的家,所以面对美帝国主义等豺狼虎豹的侵略,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勇于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护佑身后的祖国,身后的家园,身后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打退了敌人侵略,守卫住了了国家,也就保护了家,正是这种“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影响,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扼杀新中国的图谋,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的局面,奠定了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走向伟大复兴的基础。硝烟已散,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永存!
今天,作为胜利的受益者,作为和平的享受者,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传承家国情怀,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自觉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洪流中,不断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激情与力量。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