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乃是兴邦之本
文章目录
农业乃兴邦之本,亦是国之重器。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就是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因此,我们要用“爱心”、“真心”、“诚心”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用“爱心”把基层人才留下来。收入低、设施差、平台不健全、机制不完善、发展空间小是现在基层的现状,让很多优秀的年轻人才望而却步或是半路逃走,让人才缺失成为制约基层发展的短板。基层想要留得住年轻干部,要出台鼓励政策,探索建立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优化人才队伍;要围绕人才个体需求,增强基层干部归属感,在落户、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对基层人才永葆爱护之心、尊重之心,让更多的基层人才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用“真心”把本土知识青年召回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合村并组”优化乡村结构的工作逐步推进,合并后的村、组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想法”并且有意愿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本土知识青年是不二人选,他们拥有故土家乡的情愫,有回报乡梓的情怀,而且对农村情况更加了解,更有助于推动家乡发展。青年人之于基层,犹如星星之火,让基层的发展呈燎原之势,因此要用乡情留住本土乡村人才,打好“乡情牌”,同时提供就业创业援助、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实施跟踪服务等多措并举为有梦想的年轻人服务好,使青年人将身心留在农村,成为乡村发展的“领头羊”。
用“诚心”把外面的人才引进来。乡村振兴工作百业待兴,亟需实用专业技术、乡村规划、经营、管理等人才,但目前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乏、互联网资源薄弱,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因此要摆正态度用“诚心”引进人才,在尊重人、尊重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项目。立足农村实际,用虔诚之心广纳天下英才,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广阔平台,完善福利制度,保证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让外面的青年才干自愿投身农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智力库”。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村发展规律,积极发挥人才作用,巧用“三心”凝聚新时代人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共创“十四五”宏伟蓝图。
今年是脱贫收官之年,更是我们百姓美好生活的开始,受今年疫情的影响粮食价格有了一定的涨势,那么农业的发展显的更为重要,基层工作者要牢记使命,让农业成为农村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