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态社会的生态运行。
  生态从宏观上讲是一个整体,所以应该对生态有一个宏观的认知。生态从微观上讲又是由物质元素组成的,所以又应该对生态具有一个微观的认知。生态从微观到宏观,又由宏观到微观具有不同的相,这种不同的相体现了生态的变化性,所以对生态还要有一个可变的认知。生态的可变性来源于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力,所以对生态还要有一个生态之间的相互链接、相互影响的认知。相互影响力来源于条件的改变,条件不变物态就相对稳定,条件改变物态就相对活跃,所以对生态还要有一个稳定生态条件的认知。相比较生态的形态越大,对生态运行起决定作用的内因的物质形态越小,外因的物质形态越大。如内因,宇宙是原始微粒在起作用,太阳是原子核在起作用,人体是细胞在起作用;如外因,人体是地球在起作用,地球是太阳系在起作用,太阳系是银河系在起作用,银河系是宇宙在起作用。
  (一)、自然生态的生态运行是物质元素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位一体的生态运行。在自然生态的生态运行过程中物质元素即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生产的同时也是消费,消费的同时也是分解。生产、消费、分解又是索取与给与的过程,生产一个物品同时也是在索取其他物品的组织成分,分解其他物品的组织成分,作为被索取者也是在给与其他物品组织成分。使来者有去处,去者有来处。形成生态的生态循环,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物质不灭,和谐共生共存,形成自然的、良性的生态循环。如果人为的割断自然的、良性的生态循环运行,使来者无去处,去者无来处,就会造成生态的死滞,生态的变态,生态的腐败,就会改变生态的生存环境,改变生态的组成结构,威胁原有生态的生命生存。这也就是自然生态出现问题,威胁人类生命生存的根本原因
  (二)、人类生命生态的生态运行是人的机体细胞的吸收、分解、排泄三位一体的细胞新陈代谢的生态运行。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精神活动,需要消耗组成细胞的物质元素,这些消耗掉的物质元素需要机体通过摄取食物进行吸收补充;消耗掉的物质元素的残体,需要机体器官的生命活动,将其排出体外,保障机体的净化、机体的运行不被阻碍。人的机体细胞吸收、分解、排泄正常,符合机体的运行需要,人体就正常,就健康。否则需要补充的物质元素补充不进来,需要排泄出去的物质元素残体排泄不出去,补充不进来造成机体器官的生态运行无力,器官的功能作用不到位,影响着人体生命的正常运行。排泄不出去滞留体内,影响机体的气血运行;滞留体内与别的细胞重新结合形成细胞的异化,形成癌变,基因突变;滞留体内使机体器官腐败变质,损伤机体器官。补充不进来,排泄不出去会带来人体的一系列病变,人的机体腐败,直至人的生命终结。这也是人的生命生态出现问题,威胁人的生命生存的主要原因。
  (三)、人类社会生态的生态运行是人的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分解活动三位一体的人类生态运行。生产活动上连自然资源,下连人类消费;消费活动上连生产活动下连分解活动,分解活动上连消费活动下连自然生态。人类社会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命生存,人类的消费需要而产生的。人类社会来源于自然还要回归自然。人类社会在人类的参与下,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形成一个来有来处,去有去处,生态运行畅通的人类生态社会通道,自然的物质循环,通过人类社会通道的消费,又回归自然是生态的良性循环。人类社会的生态运行离不开自然资源的生态运行,人是人类社会的运行主体,人类的生命组成物质来源于自然的物质组成,人类从自然中摄取物质中的生命元素,才能满足人类的生命需要。人类社会是自然生态循环的一个枝节,这个枝节与自然生态息息相关。自然造人给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充足的生存物质,是能够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的,否则人类不会出现。但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很多时候违背了自然生态的运行需要,人类的生命生存需要,违背了自然生态对人类的要求,人类的生命生存对人类的要求。加之人类发明了物质流通的交换工具货币,在货币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人的贪婪、欲望造成了货币流通与物质流通的脱离,助推了物质循环流通的混乱,破坏了自然的生态资源,改变了人类的生命生存环境,影响了人类的生命生存。
  人类社会的贪污腐败,囤积居奇,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摄取,使应该参与自然生态循环流转的,应该回归自然的,滞留在人类社会,使人类生命生存需要的物质元素,来处缺乏,去处不合理,造成地球的气候改变,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命生存,发展下去将毁灭人类。
  人类个人的贪污腐败,对物质的囤积居奇,同样会影响人类社会的物质循环流转,影响人类社会的生态运行,造成人类社会的腐败,人类社会的动荡不安,人类社会的不正常运行。
  人类社会不按照生态的法则运行是造成,人类社会的资源危机、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等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影响着人类的生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