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盼。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各项本领,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 说:“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党员干部的担当,就是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名利地位面前不计得失、顾全大局。党员干部要遇事不避难,迎难而上,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发挥主观能动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做到在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推脱、挫折面前不退步、逆境面前不悲观、不达目的不罢休;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用行动激发热情,以担当排除阻力,用成果回报组织。
  敢于担当是一种操守。社会需要担当,事业需要担当。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使命所在、职责所系,是强烈事业心的表现,是良好精神状态的反映。在当前,党员干部有无敢于担当的精神,关系到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只有大胆负责、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才能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发展中找到出路。
  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担当意味着付出、奉献甚至牺牲,意味着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的利害得失,这种勇气和力量,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源于共产党人的政治远见,是对真理的追求和坚守。党员干部只要一心为民、心正无私,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办事,又有何不敢担当,又有何瞻前顾后。
  敢于担当是坦荡光明的胸怀。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做到敢于担当,要正确看待个人得失,要丢掉私心。敢于担当,首先要出以公心,一事当前,首先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有时候还有可能牺牲个人利益。这更能体现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情怀。领导干部身处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只有心中有正气,才能坐得稳、行得正、走得远,才能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才能讲党性、顾大局、敢于担当。
  敢于担当是攻坚克难的锐气。担当有时会受到挫折和委屈,逆境和挫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什么时候都难以避免。尤其是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风险共载,在事业推进的过程中,越前进、越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就会越大。对个人而言,要把逆境和挫折作为党性修养的历练,人生阅历的财富,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失败面前不气馁,矛盾面前不泄气,遇到紧急情况,要有胆有识、果断决策,决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更不能玩忽职守、躲闪回避、贻误时机。
  新时代是担当者、奋斗者的时代。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敢担当有作为是党员干部永远的座右铭。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更好的明天,只有做到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