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玉是杨础镇南林家村人,意识超前、勤劳能干,不仅自己管理50多亩土地,还做着经营农资的小生意,是全村142户村民21名党员公认的能人。2017年,李红玉被党员和村民推选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很快便由带头致富向带领致富角度转变。在杨础镇党委、政府支持下,2019年初南林家村带头,联合史家疃、埠头两村成立润榆合作社,注册资金180万元,带领本村和周边村走上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新道路。
  一、因势谋划,抓机遇谋求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南林家村村民抓住苹果产业兴起的有利时机,种植当时最好品种的红富士果树,为村民带来丰厚的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近30年树龄的果园已经“风光不再”,结果率低、果品质量差、群体收入低,这些老劣果园逐渐成为群众手中的“鸡肋”,改造势在必行。正在这时,市委、市政府倡导果园转型升级,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群众进行果园改造。在杨础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李红玉敏锐抓住这一时机,召开全体村民会议,成立合作社,将一片成方连片、地势平坦的300亩果园纳入改造范围,打造示范园。这片果园的改造,不仅让本村村民看到致富的希望,也让史家疃、埠头村两村找到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主动寻求合作,史家疃拿出100多亩果园入股,埠头村拿出32万元注资合作社,为三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二、因地制宜,解难题寻找新思路。润榆合作社由南林家、史家疃两个村子三个区域的地块组成。南林家村300亩土地中有100亩是沙地,不适合苹果生长,于是便转变思路,改种适宜沙地生长的梨树,丰富种植品种,增加合作社收益;对200亩老旧苹果园,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对一些家中孩子上学用钱、流转土地一时会断了经济来源的,李红玉采取土地置换的方式,自己带头好地换劣地,鼓励村民互相换地,保证使征迁土地的过程变为全民受益的过程。在史家疃村,针对果农老龄化、管理意愿不强的实际,老劣果园改造采用有偿接管的方式,每年出资10万元,以每年每亩960元的租金接管史家疃100亩土地,让老劣果园在合作社的统一管理运营下焕发新生机。
  三、因村施策,多元化分配新机制。根据三个村庄入股方式和投入力度的不同,采取多元化的蛋糕分配模式,保证社员受益最大化。南林家村社员以纯土地入股,两三年不见收益,盛果期后,每年纯利润80%给社员分红,20%用作合作社日常运营;对史家疃有偿将土地转给南林家村接管的社员,除每年每亩960元的土地转让租金外,盛果期后每年纯利润20%给社员分红,20%归史家疃党支部,10%缴纳公积金,50%保证合作社运营;埠头村社员以纯资金形式入股,年底利润按注资比例分红,以最公平、最易被群众接受的方式保障群众利益。
  南林家村老劣果园改造最突出的特点是有一个能力突出、群众公认的“领头雁”。正是靠着其个人的影响力,才让三个村以不同入股方式、不同分配机制联合在一起,共同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