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形象工程”毁了形象

  前段时间,贵州独山县“天下第一”水司楼一度被推上热搜榜首,其上热搜的理由不是因为它“天下第一”美,而是因为它“天下第一”贵。起底这座耗资2亿元水司楼背后的秘密,是一桩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滥用权力、浪费公共资源、大搞“形象工程”违纪违法的典型。
  这则案例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和提醒:“形象工程”是某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滑坡、坚持错误权力观、政绩观的具体表现,它不仅会侵蚀掉我们党辛苦培养出来的干部,还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这种行为必须坚决予以遏制。因此,我们要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要常补精神之“钙”,拧紧“总开关”。要把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须课,要求他们须坚持不懈学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史新中国史等理论和知识,不断筑牢党员领导干部信仰之基,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只有这样,党性才会纯正,政治才会坚定。反之,如果理想信念立不起来甚至理想信念发生动摇,那么思想上就会出现滑坡、行动上就会放任自流没有方向,久而久之必将吞下违纪违法的苦果,最终会影响党的凝聚力、战斗力,那些因理想信念动摇而最终走向违纪违法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就是最好的例证。
  要常思为官之德,当好“孺子牛”。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和人民挑选并培养出来,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期望与重托。为官之本在于为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才是党员领导干部热衷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曾说过:“只要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就大胆去干,有责任我来担。”这就是他的工作态度。为官的责任,就是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就坚决不办。
  要常怀律己之心,树好“风向标”。古人云:“不虑于微,始于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做事时有所顾忌,行动时不忘法纪。用内在的软约束转化为行动上的硬约束,脚踏实地,坚守廉洁底线,拒腐防变,走好人生每一步。要坚持表里如一、身体力行,积极传递正确价值观念和正能量,带好队伍、管好身边人,在推进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刻苦奉献、树立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