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全面实施“‘素质提升’育才、‘栖聚青春’引才、‘服务保障’留才”三大工程,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激发招才引智活力,增进“双招双引”工作实效,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素质提升”育才工程。以市委党校为主阵地,以干部自主选学为主要措施,开设周末党校、中青年后备干部、镇街区中层干部轮训等各类主题班次,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党政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水平。今年共开设周末党校及各类主体专题班次12期,培训干部2600余人次。围绕发展苹果、樱桃等特色产业,充分发挥“高精尖”人才作用,采取专家现场授课、关键技术培训和前沿技术研讨等方式,累计培训果业技术人员、果园管理骨干2万人次,吸引3个国家级、省级农业研发项目落户;依托本土乡镇人才,推广“1帮N”机制,辐射带动全市果业人才提素质,广泛挖掘农村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900余名,分类建立数据管理库,打造“乡村振兴”本土人才“先锋队”。
  “栖聚青春”引才工程。一是栖霞籍青年博士联系工程。组建“栖博英才计划”联络群,依托栖霞市在京流动党员党委,定期组织座谈会和联谊活动,加强与栖霞籍青年博士联系沟通,目前已与180余名栖霞籍在外博士建立了联系,通过深化联络服务、搭建交流平台,引导他们建言献策,助力家乡高质量发展。二是农村好青年遴选工程。重点从农业生产一线、自主创业、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表现优秀返乡青年中选拔农村好青年。通过“人才导航”“创业导航”“成长导航”三个服务体系,为好青年提供技能提升、素质培养、创业扶持等服务。三是栖霞籍大学生回流工程。在栖霞籍大学生和优秀企业之间搭建双向选择平台,引导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锻炼成长,实现学生提质、企业增效。去年以来,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招考本科以上优秀应届毕业生161人,高薪招募 “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人”39人。
  “服务保障”留才工程。强化政策资金保障。掌握人才引进服务配套等工作落实开展情况。同时积极协调安排落实人才引进培训、创新创业扶持等专项资金,为人才引进和培育提供充足政策和资金支持。健全表彰奖励机制。将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纳入新旧能转换专项基金奖补范围,出台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创业培训等配套政策,并先后在各类新闻媒体刊发人才创新创业稿件80余篇,推荐20余名优秀人才荣获省市“劳动模范”“两代表一委员”“乡村之星”等称号,有效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