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出大事了!由吉林“117”事故我想到了合肥公司
文章目录
今天想写篇文章,所以不骂人,让大家见识下我的文采。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安徽分公司的领导们,算是我给你们免费上一课。
2011年1月17日,对于我来说是挺悲伤的一天,并不是因为系统内的中石油昆仑燃气吉林分公司发生了严重的爆炸事故,而是因为我和同事们在芜湖那一天料理完了老李的后事。老李是在芜湖分公司喝酒后呕吐物呛进呼吸道死在宾馆的,后事处理一共五天,我负责家属安抚和主持追悼会,那几天扒了我一层皮,我再累也无所谓,但是,令我感到悲伤的是老李再也回不来了。以老李的酒量,我俩喝过很多次酒,至少三斤,每人一斤半口子窖都没问题,后来我估计他在芜湖的那个晚上,至少两三斤白酒,否则他不会吐。斯人已去,一晃九年了,我不是想扎谁的心,只是为老李遗憾,如果那天他不去芜湖,他不会死。
也就在刚刚料理完老李的丧事的时候,我们集体收到了一个消息,吉林爆炸了,并且是因为系统内的吉林分公司所经营的区域因为天然气泄漏引起的爆炸。
爆炸的过程我不想说。这次爆炸的结果是死亡三人,伤28人,不少附近的居民窗户被震碎。
“117”事故是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刚成立不到三年就发生的严重安全责任事故,当时影响极大,赔了不少钱,相关责任人收到了处分。如果“117”事故发生在当下,处理会更重。
我简单总结下“117”事故发生的原因,我说的可都是实话,我如果说假话我就不写这篇文章了。第一,当时的中石油昆仑燃气吉林分公司,从上到下,真正懂燃气运行的人少,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懂。燃气行业是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是高危行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必须精通燃气安全和管理,否则太容易出安全事故了,所以,专业的事必须专业的人去干。当时,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查个漏点都没查出来,爆炸也就自然了。第二,关键时刻优柔寡断,错失了避免事故的良机。何为良机呢?爆炸发生之前,排查了一个晚上都没找到漏点,这个时候你知道应该做什么吗?告诉你:关总阀!我认为当时没有采取这个措施,是因为可能不懂,也可能没有担当责任的魄力。不是吗?第三,一个公司的运转在于战略的落实,而落实政策并有效执行,干部则是关键。干部如果不过关,不出事才怪,尤其是高风险的燃气公司。
所以,一个企业的干部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燃气公司,任用干部更关键。
再结合下合肥公司吧。合肥公司可比当年的吉林分公司的规模大多了,风险点多了很多,安全工作特别不好抓,难度太大。然而就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你再看看合肥公司的干部配置,我这个热爱合肥公司的人都吓得瑟瑟发抖,噤若寒蝉。为什么这么说呢?
管工程的不懂工程,管生产的不懂生产,管安全的不懂安全,连最懂工程最懂生产最懂管理的人都跑了,还能有好吗?肯定没好!这也是我昨天说那番话的原因。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某些人你不喜欢听对于我来说无所谓,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抹杀不了,之所以很少有人对你们说心里话,是因为人家在你的管理之下,人家还得混口饭吃,没必要说实话得罪你而已,你能猜到合肥公司基层的人都在想啥吗?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但是,我知道。
好自为之吧,等到出事的那一天,我会利用我在合肥10多年靠个人魅力形成的广大的人脉组织人员给你们送饭,食堂吃啥,我派人给你们送啥,四菜一汤。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