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人本无病 知者长生》真读懂了,就不存在中医,自己就是自己的医生
文章目录
当然要除去经络之外,用药方面极其简单。
由于书名的雷同性,这本书现已改名为《量道》,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中药离不开“道”,若不把道讲清楚了,谁也不能领悟中医的精髓。
一半对、一半错的世界观:
世人做每件事情都是在“设定”的前提下进行,注意了:设定不是假设而是“真设”,比如西医做切割器官的手术之前需要通过仪器分析推断,一旦认定需要手术,那么,打开腹腔之后或者微创进行之后,便无回头路,无论该器官(尤其是胆囊、阑尾之类的小型器官)是否恶化到一定需要割除的地步,都没有再次选择的余地。
设定的后果是一对百对、一错百错,即使再高明的大夫也绝不会走回头路,根源是人心不愿意承认错误,所以衍生出来的对错标准是检查报告,而不是器官本身。
这样的思维模式普及率有多高?你可察觉到每一个人都在自我设定以及外界设定之下驱动行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个世界需要颠覆它……
延伸到书籍、文章、思想上面,任何结论都要讲条件,否则就有一半的错率,如果把各种设定串联起来,“对率”还剩多少?
有读者问我:你都看哪些书?这里总结一下:我看书先看语法,再看内容,极端的说,是只看语法,不看内容。
比如:1不是……而是……
2自问是什么? 自答…。。
3自出结果…。。 自己否定
几乎都是自我的设定,个人的主观意识,没多大价值。当然愚人写书也去不尽主观思维,但我已经告知您,不可迷信,要看条件……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