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题目已经不记得了,但其中的一个观点至今却印象很深。大意是说革命战争年代,国共两党力量悬殊,最终结局却是实力较弱的共产党赢得天下。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国民党将领是纯粹下达命令战士“给我冲!的观战者,而共产党的指挥官则是身先士卒带领战士“跟我冲!的参战者。暂且不论“给我冲”与“跟我冲!在国共两党较量中的真实作用有多大,只是想说说两种不同思想意识支配下,领导者对下属或被管理者所产生的效力。
  “给我冲”的领导者,往往把自己凌驾于所在集体的最高端,充当着鹬蚌相争的得利渔翁,是袖手旁观的坐享其成者。这样的领导,只想要自己心中理想的结果,却从不参与取得结果的过程,因而通常不能准确掌握事件的进展情况,同时由于置身事外而缺乏对实施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当然,在重要关头就难以驾驭事件进展方向,南辕北辙的结果也便在事理之中。其实质是上下没有形成合力。
  一定意义上讲,合力是影响一件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俄国寓言故事《天鹅、大虾和梭鱼》,说的是三种动物共同拖运一辆大车。天鹅使劲往好处飞,梭鱼拼命往右边的河里游,虾则费力地往后方的池塘里拉。原本三个合力就可以拉动的车辆却因为它们劲不往一处使,心不往一处想而依然原地不动。这虽然是教育小孩子的故事,但生活中类似的事情的确时有发生。
  “跟我冲”的领导者,觉得自己就是集体中普通群众的一员,工作中既是策划者,又是实施者。他们与大众同甘苦,用身体力行见证干事业的苦与乐。尤其有着长远历史上行下效风气的中国人,天生就有对领导者强烈的认同感和追随性。就此而言,上级和领导就是一面镜子,上梁不正下梁歪。“跟我冲”的领导以实际行动感召大众,使大众从心底自觉“不忍心后退”。“跟我冲”的领导就是一面旗帜。让不思进取的群众“后退不得”,领导都这样奋力,我还哪样行吗?
  当然并不是要求领导者凡事必躬身先行,件件事情都身体力行,领导毕竟不是普通群众,他们的所思所想是大局是全局。对于那些需要“攻坚”的事情,万不可只做“给我冲”的命令者。

  富县县委党校 曹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