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好文字和工作的原因,我结交了很多文学朋友、认识了很多同事。其中有一些“文人墨客”对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通过网络、平台、空间等形式进行发文抨击,目的是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弘扬正能量。其中也有一些喜欢较真的同事、朋友,针对有的干部或党员领导干部!台上一套,台下一套 ;说一套,做一套!、“抬一个人打压一个人”的做法看不惯,喜欢在不同的会议上或场所提出批评,结果可想而知,要么在工作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要么在不同的场所遭到“打击报复”,让那些想讲真话的人“望而却步”,导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于少一事”的现象,占据了一些人的思维,无形中助长了歪风邪气的蔓延。这里,以一例为证:某单位一个支部在召开组织生活会议时,因为有一位党员在会上针对某领导的批评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某领导在接下来的民主评议15个党员中,对14个党员打的是100分(其中有一个党员一年内被单位通报批评两次),而唯独一个在会上提出不同见解的党员打了75分。事后,该党员也将这个情况向所在的支部书记进行了反馈,没想到,不仅没有得到申诉的权利,反而被“个别人”在其他领导面前歪曲事实,甚至被污蔑为“无理取闹”。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些正直的领导明辨是非,才让这场“风波平息”。
  或许,这只是个案,但透个这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我们有极少数干部或党员领导干部平时习惯“接受”了一些人的奉承、听惯了一些人的赞扬声,习惯了“莺歌燕舞”的官场环境,突然听到有一种“刺耳”的声音,结果只有两种:要么“勉勉强强”去接受;要么干脆让这种声音“消失”······
  试想,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