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一言堂】大顺、大清占了大明的“巢”,那不是俺老顾的事
文章目录
下午读史,读到清兵入关后,顾炎武的母亲开始绝食,她对顾炎武说:“我虽是妇人,却愿与国俱亡,希望你不要做异国的臣子”。一个妇道之人竟然这样教育儿子爱国,我不禁感动又震惊!
现在,我们都知道顾炎武。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的一生,跨越明清两代,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他是最早质疑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一。 他说症结就在于“其专在上”。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非常难得。
光说这些,可能大家不太清楚。说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都知道。没错,这句名言就出于他的《日知录》第十三卷。
原文大概是这样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有责”。
这段话提出了非常有名的问题:亡国与亡天下奚辨?这就是历史上的“顾炎武之问”,又称“天下与国之辩”。“奚辨”是区别的意思,“国”指朝代、政权,“天下”指人民、民族,“肉食者”指大臣、官员。
把“顾炎武之问”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基本是这样:朝廷灭亡与人民沦亡有区别呢?改朝换代就是亡国。如果仁义被遏止,政府不管百姓,只管自己吃喝玩乐,这等于官员带着野兽吃人民,直到人吃人,这才是亡天下。所以,应该先爱护和保护人民,然后保卫朝廷。保卫朝廷只是官员的事,保护人民和民族才是我们每一个的天职!
这段话后来被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遗憾的是,后来被我们改成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岂不知“国”和“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么一改等于偷换概念,纯属对顾炎武的本意进行了篡改!
顾炎武认为:天下兴亡不是指一家一姓王朝的兴亡,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官员和执政者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责任必须搞清楚。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人民和民族的沦亡。维护一个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人民的权利,才是全天下所有人的责任。人民千万不要自作多情,把别人的统治权视为我们保卫的对象!
当年,为什么伊拉克和利比亚的人民,没有奋起保卫萨达姆和卡扎菲的政权呢?因为这两国的人民已经明白了萨达姆和卡扎菲的政权是一家一姓之政权,人民没有保卫的义务,即使换了独夫民贼萨达姆和卡扎菲,伊拉克和利比亚依然。
1644年(即顺治元年,崇祯十七年)满洲贵族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击败李自成、攻占京师(今北京)。开始顾炎武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后来干脆不抗了,专心于学术研究。他明白了,大顺、大清占了大明的江山,不过是雀占鸠巢,那是姓李、姓朱和姓爱新觉罗的事,不是俺老顾的事嘛!
对于其母临终嘱咐,顾炎武仅执行了“不要做异国的臣子”,至于“与国俱亡”,他明白了自己不能这么做。他知道,“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他应该以“天下为己任”,而不是以“国家为己任”——“国”与“天下”完全不同嘛!
结束这篇文章时,我偶尔看到了足坛名宿 在网上与爱国群众对骂的消息。这几天,许多人跑到 的微博狂吠,都缘于 的微博,其中争议的有这一条:“刚刚读完一篇文章《萨尔浒之战四百年祭》一点读后感:国运不等于朝运,朝代不代表国家,但凡是朝代就有更迭,有开始必然就有结束,道理亘古不变!”
的微博是个读后感,说的明清的事情。“朝代不代表国家”其实就是顾炎武的“天下与国家之辩”,这已经成为了常识嘛!在350多年前,顾炎武为我们已经说清楚了啊!“但凡是朝代就有更迭,有开始必然就有结束,道理亘古不变”,这更没有错啊!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还不明白呢?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