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从自己做起
文章目录
前段时间,在人民日报看到一篇关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文章,文章对 指出:“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揭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更加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加实用的实践路径和更大范围的价值认同。在 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给世界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道路选择,中国的生态现代化治理体系为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全新的理念,中国的生态现代化文化给人类携手解决共同面对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全新的价值共识。
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本质上说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诉求和发展阶段性要求我们必须要完成现代化进程,需要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在不断地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有限资源下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该是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该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实现协调一致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通过转变发展理念,通过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激活生态环境的自然资本属性,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而得到生态经济带来的生态回馈。
人们赖以为生存依靠的就是生态环境,包括空气、水、食品,等等。如果地球上没有植物,没有昆虫、微生物,那么人类至多只能存活几个月。生命是大自然的伟大创造,我们与他们的交往及对他们的责任,就不能局限于保持和促进他们的生存本身,而是要在任何方面努力实现他们的最高价值。”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