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注意问题
文章目录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关于形式主义的各种问题,经过去年一年的持续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种会议的数量明显减少,不必要的考核和考核中不必要的条款也逐步被整改。但是形式主义问题的形成年深日久,存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现在还存在一些隐蔽的,不容易发现的形式主义现象,治病去根,如果不加注意严加治理,容易造成前期的工作功亏一篑,造成形式主义现象的反复出现。
现在存在的问题一是文件数量未减少的问题。正式文件的数量确实是按照要求压缩了,但不少地方并没有认真斟酌哪些文件是不必要的、可以不发的,而是采取了变通措施,不发正式文件就发电、发函,各种文件照发,只不过取消了红头,导致基层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
二是布置工作一刀切的问题。布置必要的工作的时候前期并未对被布置的对象认真调研,对基层单位无差别对待。有的单位并无开展此项工作的职能,也无开展此项工作的资金,但是依然被安排工作,而且年底要对此项工作进行考核,至于被考核的基层单位如何完成此项工作,责无人过问。另外工作量并不根据被布置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几百人的大单位和几个人的小单位承担的工作量是一样的,导致人数较少的单位疲于应付。
以上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实事求是四个字。一是文件的数量,上级机关应对需开展的工作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研究这些工作哪些是必须开展的,哪些是不必要开展的,根据工作实际删减不必要的文件。二是布置工作方式方面,布置工作之前充分调研,对基层单位有足够的了解,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适度安排工作。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