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和谐邻里关系 共享社会美好生活
文章目录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小区,小区汇集了四面八方各个领域的人,也成为了矛盾的聚集地。因此,如何构筑和谐邻里关系就成为了共享城市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融洽邻里关系、促进邻里友爱,实现邻里幸福,成为当前社区治理的一个重点。
社区工作人员是主体。社区工作者应回归“街坊巷户”,将重心下移、服务下沉,走出社区、走进小区,把服务提供至群众家门口。社区“两委”与业委会、物业公司要加强协作联动,推动小区治理问题就地解决、快速化解。社区工作者应常态性走访入户,增进小区居民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居民服务需求,帮助群众解决诉求事项。
先进分子示范引领走在前。党员等群体作为先进分子,在邻里幸福中应发挥出重要作用,通过彰显其身份意识、责任意识,结合技能特长,职业特点、性格爱好等,动员主动认领服务事项,带头在家门口为民服务。有些地区也在探索实行积分制管理,充分调动积极性,同时将其在小区的表现纳入考评加分项。
居民参与很重要。应组织好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参与小区服务,特别是要在小区里挖掘一批“小区能”,鼓励这些“邻里”能人发挥特长参与小区治理,建立一批像“知心奶奶”“啄木鸟巡逻”“邻里小事互助”等居民自我服务群体。还应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大力宣传守望相亲的“邻里”模范和榜样,吸引更多的治理能人深入参与小区建设,壮大邻里力量。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热心人士的影响力,将小区居民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成为幸福邻里的支持者、参与者。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