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小说与写论文的区别
  首先说,什么是小说,提笔写小说,绞尽脑汁写不出来一个字,因为写一部小说是要求想象力非常丰富的。我不擅长写小说,因为我从来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部小说,囫囵吞枣看过一两部,早忘了个尽干。即使我想写小说,也只能通过事实改编,凭空捏造看来很难。恰恰相反的是,我觉得写论文很简单,因为写论文注重摆实事,讲道理。它是实事存在的,通过实事展开驳论,不用想象,捏造,用当下一句流行语解释,剩去了中间环节,所以我可以夸下海口,分分钟钟写一篇论文。
  并不是想说我很擅长写论文或者说我能写出最好的论文。而是说写小说和写论文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我们拿抄袭来诠释一下,如果一部小说被抄袭了,对于原创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和伤害。如果一篇论文怀疑被抄袭了,应该仔细的斟酌,不要妄下结论,伤害的不仅是彼此之间的默契和感情的小事。那是对知识亵渎,对他人才华的不尊重。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后来我发现写小说和论文的出发点不一样,写小说靠的一个人的想象力,那怕是人生的经历,也是通过自己脑力劳动思考岀来的精华。写论文不同点在于好像一道数学题,中心思想不变,最后只有一个答案,我们知道写论文注重摆实事讲道理,什么是事实什么道理,这是一个恒古不变的定理,只是每一个论文的写手阐述不一,表达不一,水平高低的问题。只要你能提出好的论点就不愁别人写不出好的文章,不用置疑别人的观念跟不上。别人会尾随你的思想论点展开相对或者是相反的观念去论诉。
  写论文目的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通过讨论得出最佳结论。人家讨论了观点一样了,你说抄袭,观点不一样也是抄袭,那写论文不能讨论写的什么意思,那就改写小说了,肯定没人跟你讨论。抄没抄你的逻辑思维一目了然的事,因为写论文容易产生辨论,为的也是引起共鸣。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想象,只要不是一字不差,一句不差,说抄袭有些不符合逻辑的。为什么这个话题,你能讨论我不能讨论,那有这样的道理,好像瘟疫来了,只需你带口罩不需我带口罩,这不成了思想上本质上出现问题了。
  写任何一篇论文都会产生雷同或者是不谋而合的观点,因为事实存在,道理谁都懂,恒古不变,大家在去讲相同一件事情和道理,怎么可能绕过不同的观点呢。你们去抗洪救灾,我在这绞尽脑汁也写不出论口罩,论瘟疫的话题。即使是写出来,不成了精神岀现问题了吗。
  为什么现代文学家感觉江郎才尽了,写不出文章,常常感概古代文人把精华吸取完了,再写也是抄,本来是自己悟出来,不曾想与几千年孔子不谋而合了,干脆别写了,都几千年,不够丢人的,你说人类思维进化了,进化怎么还倒退了几千年与孔子曰。
  后来运生了一批时政评论家,这点充分说明后人对古人的知识及文化的尊重。我评当下,时事发生的事情,如果在论诉过程中产生了和古人相同的看法,直接可以把他的话语鉴赏过来,通过历史在时间中的磨合更能有力说明事态的发展和变化。我们有施展的天地,不能因此泯灭了自己才华,辜负了当代人的一腔热血。
  就拿论口罩来说,为什么火了,它附合时事发生的事情,赶上了瘟疫不论与之相关的话题,时事评论家存在什么意义和价值。没有千万个时政家第一时间掀起话题,产生共鸣,企业家会在第一时间捐献物品吗,政治家会在第一时间撑控全局吗,科学家会在第一时间研发出产品吗。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依依,你们是否还记得第一时间通报瘟疫的那几个医生,他们已经离去了,可是我们还活着,活下来倍受争议,时政家没有企业家及科学家的功献大,纵观世界在这场瘟疫之中损失率达到二百万人,事实证明采取了第一时间的紧急措施是正确的。中国有千万个这样积极响应的时政家也是你们的福音,因为他们从历史时期开始循导实事去记载,去理论,去积累。如果国际上都听听他们的呼声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深刻的经验教训,有效的避免死亡率,而不是争论企业家的功劳大科学家功劳大。听听时政家的评论,生命的希望之门也会从另一扇窗户打开。
  话题似乎扯远了,不然,写论文的目的也是为了在短时间内产生共鸣曲线图去引领救国,救民与水火。思想一定是纯洁的,只是表达的能力高低不一。我们不能说,我们表达完全正确,能权衡利弊,顾及每个人感受,但是写好它必须保持力争上游的心态。
  当然了,我在什么场合也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自从瘟疫来临以来,我写两篇时事文章引起共鸣,发现自己不是专业人干了一次专业事,欣喜若狂的感觉,这也是短时间学习的成果,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事实,那么你才能才会写出引起共鸣的论文。有人认同,才有人追随,才能形成排山倒海的局面,凝聚气势磅礴的力量,众志成城的战胜灾难。
  我写了几次专业知识文章发不出去,理由我不是专业人士,我承认自己学习不够,害怕误导别人,但是很多时事家会训导,吸取了非常专业知识先去理论再去报道。这样空间很大,不是一味的执拗自己的观点,态度非常严谨的。由于态度严谨有时我们论着论着会反向说话。世界万物难以权衡,古人曰,去取其精华去取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