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垮苏宁的国际米兰要夺冠,张康阳怎么就成了“中国骄傲”?
文章目录
连续鲸吞了苏宁总数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后的国际米兰要在意甲联赛上夺冠了;可这个厚重的回报让苏宁陷入了泥泞之中,让张近东和张康阳父子脸上看不到真心笑容——题记
由苏宁公子张康阳担任俱乐部 的意甲足球队国际米兰领先了第二名14分,将提前四轮成为本赛季意甲冠军了!
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这让对中国足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中国球迷来说,仿佛找到了另一种快乐、安慰和满足。体育记者张恺撰文盛赞张康阳为“中国骄傲”!
可这个消息让高飞锐思想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早在2016年夏,苏宁斥资2。6亿欧元,拿下国际米兰68。5的股份的时候,高飞锐思想就认为这笔投资有点儿怪,只不过是以满足一个阔少的个人兴趣和爱好为主,很难说有多大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当时苏宁这笔收购在国内国外是引起了较大轰动的。但这不是中国软实力的输出,只能称其为一笔豪横的国际大买卖而已。借助体育传播品牌是很多企业的一种大手笔操作。购买国外足球俱乐部,对出口型,尤其是制造出口型品牌企业如华为、海尔、美的、格力、小米等传播品牌来说,或许作用巨大。但苏宁只是一个以国内市场为主的销售连锁企业,这个操作对苏宁在品牌传播上作用有,但意义不大。尽管很多中国人爱好足球,但细分到具体某家球队,尤其是国外球队,粉丝却不集中,还不如赞助一家国内球队的影响大,口碑好。国际米兰在这个赛季的强势表现,虽然让苏宁在意大利和欧洲市场获得了声誉,但苏宁在这些市场是没有什么门店的,很难将社会效应转化为经济效益。
如果从商业上考量,投资能够赚到钱才是硬道理。但国际米兰一直在亏损,苏宁一直在投入。据2020年7月31日至12月31日的半年度资产负债表,国际米兰亏损达6270万欧元,上一财年同期亏损3270万欧元。从2016年夏,苏宁斥资2。6亿欧元买下68。5的股份起,近五年来,苏宁在设施维护、转会市场等方面的总投入,前后超过了7。5亿欧元,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的真金白银。
但目前苏宁的财务状况却不容乐观。2020年12月,苏宁控股集团股东张近东、张康阳及南京润贤企业管理中心将公司全部股权出质给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以获得资金周转。据意大利媒体Calcio e Finanza报道,为解决国际米兰财政危机,苏宁以国际米兰68。55的股权为抵押,向一家投资基金卢森堡控股公司Great Horizon求助2亿到2。5亿欧元贷款。
在国际米兰上的投入,给苏宁带来了沉重负担,成为其财务危机产生的一个巨大黑洞之一。
更让人难受的是苏宁对中外两支球队的态度。苏宁在国内国际曾经同时拥有两支强大足球队。在国内拥有的是江苏队。但就在江苏队获得中超联赛冠军之际,也同样遭遇了财政危机。但苏宁在江苏队与国队米兰之间选择了后者,承诺继续支持国际米兰,放弃了江苏队,导致江苏队不得得弹尽粮绝解散了事,让很多国内球迷无法接受。
显然,运作国际米兰成本高,在国内效应也少,苏宁这个选择,饱受诟病。不知苏宁出于什么考虑——估计照顾张康阳爱好的情绪的因素要多,但高飞锐思想与很多国内球迷一样,宁要在国内夺冠的江苏队,不要在意甲夺冠的国际米兰队。
也许江苏队没有国际米兰队强大,中国足球没有意大利足球强大,但正因为弱小,才更需要我们爱护,更需要我们的企业加大投入,让本土俱乐部强大,让本国的足球强大,这是中国人的分内之事,也是中国企业的应有之义,是中国足球的需要,也是中国球迷和中国人的期盼!
缺钱也好,不缺钱也罢,真心希望中国企业不要在国际上胡乱投资了,以先把自己的企业,把国内的事情办好为宜,有闲钱了再做其他考量。就拿国际米兰来说,债务危机迭现的苏宁也投不起了,在国外疫情还没得到有效遏制的前提下,国际米兰给苏宁带来经济效益的可能遥遥无期,是一个填不满的巨大的黑洞。
2021年5月5日 北京右安门内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