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粉丝为偶像‘打投’大量倒掉牛奶”的视频引发全网热议。事发后,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通报,责令爱奇艺暂停《青春有你》第三季节目录制。

  6日深夜,爱奇艺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就“倒奶视频”造成的影响致歉,并承诺即刻起关闭《青春有你3》所有助力通道。

  

  7日上午,蒙牛真果粒官方微博发文致歉:将深刻反思,积极整改。

  

  为偶像“打投” 只要瓶盖不要奶?
  大批乳制品被倾倒

  视频中被倒掉的奶制品,都是《青春有你3》节目的粉丝给选手“打投”应援用的。所谓“打投”是指“打榜”加“投票”,在一些选秀节目中,票数最高的几位选手可以“成团出道”。根据节目规则,粉丝们要为喜欢的选手“打投”,就必须购买与节目联名的品牌饮料,取得留在瓶盖内侧的二维码。买得越多助力越多,粉丝所支持的偶像成团出道的机会就越大。

  粉丝们疯狂“打投”,购买大量奶制品却消化不掉,又因奶制品保质期短,喝不完又转卖不掉,便只能倒掉,于是就出现了“只要瓶盖、不要牛奶”的荒诞一幕。

  

  法律专家:倒奶式“打投”已构成违法

  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开始施行。这种为给偶像“打投”而疯狂倒奶的浪费行为是否涉嫌违法?选秀节目制作方、平台、商家以及粉丝,该不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呢?
  法律专家岳屾山认为,这种倒奶式的“打投”方式把本来应该食用、饮用的商品废弃掉,违反了反食品浪费法。但反食品浪费法更多的是针对于机构、食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对于消费者个人,违反规定如何处罚,更多的是要交给地方来进行立法和具体规定。

  

  专家:粉丝“打投”雇人倒奶的行为
  与选秀节目的资本运作密不可分

  为了追星,粉丝“只要瓶盖不要奶”“成箱成箱倒牛奶”的行为实在难以理解。粉丝追星为什么会如此疯狂?又是谁在粉丝疯狂的行动中获利呢?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畅畅认为,粉丝为偶像“打投”雇人倒奶的行为,与当前选秀节目中的资本运作密不可分,“因为资本的逻辑会让粉丝有非常规、非理性的举动”。

  

  吴畅畅分析,背后的资本会要求粉丝证明自己的偶像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偶像本身是一种商品,是商业链的一环。粉丝的“打投”就好似一种KPI,采取量化计件的逻辑,粉丝必然就会陷入到某种疯狂的“厮杀”当中。中国的粉丝文化或者说粉丝经济,是由选秀和综艺节目反向推动的。平台、媒体、制作方、广告商其实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专家:正确引导粉丝需从节目管控开始

  如何引导粉丝理性追星?吴畅畅认为,必须要对这类节目的制作逻辑、竞争态势、打投逻辑进行有效引导,才能让粉丝行为不至于走到这样一个极端、非常规的程度。

  

  主播说联播:遏制这类浪费
  法律要有足够的办法

  在近日播出的《主播说联播》中,主播刚强就表示:反食品浪费法虽然已经实施,但对个人浪费行为的处罚主要体现在餐馆就餐,处罚形式是收取厨余垃圾处理费。对影视节目,主要针对的是宣扬暴饮暴食等行为的内容,处罚形式是罚款或暂停业务。而这档综艺节目,诱导行为体现在粉丝投票规则的设计上。所以面对新情况要精准打击,需出台更具体的执行细则,不断织密法律之网。反食品浪费法第31条也要求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具体办法。一句话,不管是旧瓶还是新酒,法律一定要对不法行为有足够的办法。


  转载自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