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正道:承包新闻媒体继续玩火
文章目录
早在2006年7月12日,《中国质量新闻网》、新浪资讯等多家权威媒体刊发:非法出版《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被立案调查一文中披露闵正道因非法出版《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被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立案调查。原文如下:
“2006年7月6日,北京中质品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闵正道,因非法出版《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第5期、第6-7期合刊及增刊1.7万余册,被北京市文化市场执法总队、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立案调查。”
早年的新闻媒体实行“联产承包到户责任制”已经衍生各种怪现象,如今新闻媒体仍然沿袭这种诟病。
如今,闵正道这位颇受争议的“新闻人物”仍以《商业文化》杂志社总编辑、社长名义在京城行走各种新闻发布会现场。
非法出版《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被立案调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年,就在“非法出版事件”发酵之际,闵正道花钱投资在《中国联合商报》谋求一个副社长一职,闵正道一系列违规现象导致《中国联合商报》天怒人怨,报社员工上访不断,最后,《中国联合商报》社长周家平离职。
2009年7月20日,戴新与《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合作合同纠纷案,即:文号(2009)海民初字第3131号还原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戴新胜诉,《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留在历史长河里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本文节选了戴新与《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合作合同纠纷案部分内容如下。
原告戴新起诉称:双方当事人分别于2005年至2006年签署了多份合作协议书,约定由戴新担任《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的山东、深圳、广州等地方负责人,每年征订发行《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出版的杂志,约定给戴新40%的业务提成。合同签订后,戴新缴纳了守约保证金4万元。2006年1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了对期刊调整的通知,《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划转给《中国质量》报社承办,《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因此失去了出版《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的资格,其和戴新签署的协议书已经事实履行不能。对于此情况,《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并没有诚实相告,而是非法出版《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派销给戴新,戴新于2006年5月下旬又把广东一家企业的10万元业务款汇入北京中质品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鉴于以上协议履行不能的事实,《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并没有返还戴新保证金4万元。戴新拉入的业务款10万元应当按照约定得到4万元。故戴新诉至法院,请求:1、依法判决《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向戴新返还保证金4万元;2、依法判决《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支付给戴新提成款4万元。
新闻媒体一旦姓“私”,各种违反《新闻出版条例》的现象接踵而至。从2020年至今,闵正道开始承包经营《现代物流报》他把这张原本纯净的新闻媒体开发出32个周刊对内外出售,新闻记者每次发表一篇新闻稿件必须向闵正道副社长说明缘由,稿件是否有效益?未来是否促成合作?
从去年10月至今,闵正道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教授,从来没有俯首听听新闻行业万花筒中的创新思维、新思路。如果他此时还停留在如何拉广告,如何搞发行,如何让新闻稿件变现上,那么,他的套路已经陈旧到无法翻新的程度。如今的《现代物流报》已经病入膏肓,去年11月份,闵正道以《现代物流报》红头文件形式在全国省市县区任命“运营中心副主任、主任”,此举就是为了搞发行,报纸发行款打入闵正道指定社外账户才算考核指标,邮局征订的报纸不计入考核范畴,《现代物流报》社外背负一个个人账户其实质就是一个敛财的筐。
闵正道再不停手,《现代物流报》将噩梦连连。(代续)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