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村·拾遗
  悠悠清凉的春风微微像丝般飘拂掠过,春意阑珊,诗画般羊城淡淡木棉花散发红情绿意醉人的芬香。我漫步广州这座繁花似锦、四季如春的英雄城市激情澎湃、心情波涛起伏。
  广州是我的故乡,情怀如血水!
  在中国南方苍海桑田辽阔的土地上,广州东部有一个曾经炊烟袅袅竹木葱茏古老神秘村庄,它叫做天河村。天河区曾借鉴之命名,传说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大革命峥嵘岁月时期路宿。它如万绿丛中一叶花瓣,座落五彩缤纷都市中的一个角落,四周被高楼大厦环绕,仿如世外桃源,与世隔绝,一面是现代大都市摩天大楼宏伟壮丽景像,一面是土阶茅屋错落无序农房,互不相彻尤如两个世界时尚与古朴并存。
  我怀着满腔激情踏上这阔别多年的故土—天河村!
  穿过车水马龙、煕煕攘攘街道,星罗期布、密密麻麻商铺,村影婆娑的广利路,前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典雅梁柱涂金雕琢花木水鸟、山水风景国画,寓意富贵吉祥,金碧辉煌村志牌坊。牌坊南面,许多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片绿油油百亩良田、载种多种岭南疏菜。青山绿水,歺阳下学生郎漫步在菜园田梗小路上,聆听着水泱里田蛙"呱呱呱"丰收喜颜悦色声。
  一片浓浓农村田园风光景像,十分亲切怀念!
  天河村位于天河城商圈,广州大道与体育西路之间,村围不大,辖区面积约0.4公里,404户,393栋房屋,常住人口1016人。相传南宋人李纯一躲避战乱迁徙于此,经过历代人口繁演逐渐形成村庄。天河村原名大水圳村,渊源村头有一河流,每当暴雨来袭,农田被泡,村舍牲畜被淹,泛滥成灾,故名大水浸(圳)村。
  日月苍芒,朝代叠更,历史辘轳足迹飞逝。
  转眼到了民国初,群雄并起年代,广州军阀李福林(海珠区大塘村人),任孙中山北伐军第五军军长,北伐逐鹿中原胜利,骁勇之旅班师回朝威名远播,在众乡亲簇拥下,满怀壮志抱拥宗亲村落更名想法,寓意光宗耀祖、源远流长。将大塘村改名天池村,大水圳村头有一条河涌(即沙河涌)改名"天河村",源名至今。
  穿过矗立雄迈牌坊,便是南溪大街,左边是一排错落各异参差不齐的村屋,和其它城中村庄房屋没什么区别,街道路面上,经过广州市城中村微改造,道路相对宽阔干净平坦。
  旁边一条由南往北长字窄巷,瞭望牌匾写有南溪大街四巷字号,顺着走向便是龙溪里大街,左边有一体育运动场所天河村足球场。南溪大街继续前觅,只见一栋古色古香丹楹刻桷,造工精细灰色的祠堂眏入眼中,这里是村民纪念祖先的殿堂–李氏宗祠。跨越祠堂浑厚紫色名贵柚木大门,一名身体略胖脚部不太利索老实巴交憨厚的人员、正在吃力扭动身躯打扫卫生。我不禁喊道,“阿广,辛苦了”!阿广回望了我一眼,“没有什么,地面有些污浊,清理一下”。
  这位就是村民阿广,据说小时候发高烧,因当时医疗条件差,得不到及时治疗产生后遗症,说话结结巴巴、走路步履蹒跚,村为响应国家照顾残疾人政策,安排在祠堂打扫卫生方面工作,算是解决其生活着落。
  宗词里面墙壁高悬一副苍劲有力的对联,“羊城怒海三元里人抗英翠柏垂青史”,“粤海驚雷一朝驱虏黄花浩荡复中华”。凝聚沉昤,右边的是反映三元里村民抗英的英勇事迹。右边是弘扬天河村革命党人推翻满清凛烈行为!在天河村族谱里记载,三元里村和天河村同一脉,寓意缅怀祖辈豪情万丈壮举!
  迈越宗祠前行,右边一座十层高的住宅大楼,底层便是村民日常生活买菜的天河村肉菜市场。
  几十年前,这里曾是天河村头一口池塘,池塘堤畔繁植十多株石榴树,每当石榴蒂熟时,村里的小孩就不禁欢天喜地,雀跃沸腾爬上村,品尝石榴朗朗清香,童年幸福时光令人百感交集,趣味无尽!
  水塘里还骥浸着两头健壮的大水牛,安闲自若泡在水里歇息,这是村里的农耕牲畜,当农田收割完,牵引大水牛犁耕农田,减少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可是老百姓珍贵的宝贝儿。
  市场对正村中央同样一条纵深便是村中心大街,名称迎福里大街。
  刚好迎面邂逅一位精干挺拔,炯炯有神中年人,“荣哥您好”,我亲切地打招呼!“杰仔”,荣哥满脸春风回答。
  荣哥人生可光辉熣灿呢!
  1979年领国越南背信气义在苏修支持下,侵入我边境炮轰我国土,杀伤我军民。
  为打击越冠贪婪的侵略气焰,毅然参军,报国杀敌,怀揣武器枪林弹雨中不怕牺牲英勇自卫还击了小越冠。
  还光荣立功负伤
  是我们年轻一代的榜样和楷模!
  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还有李德威、李根强、李根会(连指导员)等村民,尤李根强最为斐然,在血与火千锤百炼的溶炉中成为解放军某部副师长。
  我迎着一缕阳光踏进迎福里大街,左右两边房屋村民底层基本上出租给外来商户经营各种日用品。好家伙、商品淋郎满目、品饰多样,主辅以糖烟酒类为主,掺杂经营一些五金,饮食,鞋类商铺等,有如一个小世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满足人民日常需求。
  走着走着、抬头望见一间叫“谊家超市”便利店,这是一家经营饮料杂食小商店,因为口喝,购买了一支饮料,收款员是一个年轻女子,生得白白胖胖,圆圆满满,趣致可爱,闲聊了解是湖南省人,家境农村收入微薄,经老乡老表亲戚同学朋友介绍背井离乡南漂广州谋生,已经在天河村生活多年,对比家乡低廉劳资算是有一份稳定收入。
  沿着大街玉步,“又甜又新鲜的荔枝大平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清翠透耳的叫卖声。“好靓的荔枝,不买走宝,买到赚到”。一间水果店老板娘幺喝着招揽生意。老板娘三十多岁,明眸晧齿、仪态大方,穿着时尚,说话清脆、生意不错,外看年龄不大其实已经生育三个小孩,据说是广东潮汕人。
  潮汕女人不愧温柔贤惠、勤苦耐劳。沿着大街走向,一间名称“鹏盛皮鞋连锁店”引起我逗留注意,店主夫妻也是湖南人,在天河村已经经营十多年,多为做街坊生意,虽然制鞋在科技进步今天不是什么高端行业,但在城中村能够生存也算一门有点含金量手艺,夫妻制作的鞋类分高中低档,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夫妻俩打造款式多样皮鞋,也是精匠细作用料充足。据说有一非洲黑人在店里订制一双皮鞋,因事回非洲三年,三年后重跋夫妻鞋档,仍穿着三年前的鞋过来,并竖起黝黑大拇指“OK.、OK”连夸店主皮鞋质优扎实,给美国的名牌耐克还大大可靠。
  城中村有人说它是城市的伤疤,有人说它是打工仔打工妹人生驿站,低廉的房租和生活成本度过他们春夏秋冬,伴随他们天荒地老。
  顺着大街左转走入迎福七巷,一只可爱的宠物小黄狗,正在悠哉悠哉旁若无人在路面上遛达,左闻闻,右嗅嗅,感觉这里很新奇,很好玩。
  人生也不过如此,对新鲜新奇新事物感兴。
  巷的尽头,便是天河村的西入口广和路。
  左边是村民休闲健身广场,空闲时可进行羽毛球,器械锻练等运动。右边就是天河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村民日常的户藉、计生、劳保等服务处。
  斜阳下,我抬头眺望一望无际万里碧云的蓝天,几只燕子在天空上下盘旋,时互相追逐,时展翅高飞,尤如彩色绸缎,翩翩起舞。
  几只麻雀也由远处飞降在村里的大榕树枝上寻找昆虫。
  隨着村落环境的扩建,村里现存的榕树破伐只乘余几株。一面是城市建设发展,一面是传统古老的文化渐渐消失,历史的足迹只能照片中呈现。
  古老大榕树下,承载着当年许多村里的故事!
  童年时,村西头有一颗粗壮的大榕树,枝叶茂盛,树根横生,直径须两人才合围,树荫长得像大蘑菇,覆盖面积约百米,是村民炎炎夏日乘凉避暑好地方。这里曾渡过了我们童年的幸福时光,每当红日落西山,村里的小伙伴便相约大榕树下聚乐玩耍,嘻嘻哈哈打闹。村里的长者,也坐在榕树底下,手摇竹扇,晏然自若享受人生垂暮年华时光。
  当年绰号“二狗”的村混混,正在天花乱坠,口水横流,大吹大擂对着小伙伴讲述自己闯荡省城广州外面的花边新闻,城里人吃饭可斯文了,他们上齐菜后,互相谦让才夹菜,吃东西细嚼慢咽,不似我们像班饿鬼,一拥而上,三扒两拔就哄光,撸个锅朝天。
  讲得兴高采烈处,“二狗”眼珠上下打了个转,非常羡慕说,城里的女孩可漂亮了,个个打扮花枝招展,青春亮丽,美得像天上嫦娥仙女。听得我们小伙伴如痴如醉!
  当城里人真好
  一名鹤发童颜,老当益壮村中老人李燊元,正推心置腹,情凄意切对着我们讲述罗卜头(鬼子)侵入广州罪恶昭彰的往事,鬼子曾经囤兵天河村附近,将村里的男丁抓去修工事、筑碉堡,建天河机场,累死累活慢一点就一顿皮鞭抽来,常被打得皮开肉绽,体无完肤,不禁恨得咬牙切齿。
  畅怀激动的长者,其父李湛(同盟会)员,追随孙中山革命反清救国,参加黄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组织义军将满清政府广州第一任将军凤山炸死。广东国民革命政府成立,前往开平古仔墟泽悟村征剿张诏等人的叛乱,不幸牺牲,追赐少将。遗迹文物,粉红色绢帛制作的“同盟会”员证,国内仗存一枚极为珍贵。李湛的英勇革命事迹,为后辈敬仰,是天河村民的光荣。
  据村史记载还有文人志士李炳煊,曾加入孙中山初期的“兴中会”,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淡薄名利回乡隐居,度过余生。
  在早期国民革命中,村民李雍参加孙中山领导东征和北伐,官至国军第五军中将。
  解放战争时期,村民李金满原国军官兵,跟隨大部队起义,参加淮海战役、围歼国军74师张灵甫部,百万雄师过长江,抗美援朝,1955年授少校军衔,唯我们尊敬的老英雄!
  古朴的天河村,叙述着许多美丽动人传说!
  隨着城市的拓展,天河村四周日新月异,摩天大厦,栉比鳞次,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相领的猎德村、林和村、冼村村民实现了华丽转身,告别杂乱无章的环境,搬上了高尚电梯豪宅,睿变新一代社区居民。
  天河村的姊妹村扬箕村(共属联社),在十年前的城中村改造中,紧抓时代机遇,村民自主,政府高度关注政策鼎力扶持和帮助下荣耀实现了改造,村民幸福美满搬上了崭新社区。
  天河村在城市更新滚滚浪涛建设发展规划中,也寄与重望,将建设成为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承接更大更强的功能。
  随着广州城市更新的雄心壮志励精图治,未来,天河村将辞别阴暗,狭窄居住环境,古朴的村落、古老的大榕树将一去不复返,只能铭铄在历史尘埃里,在浩瀚无际宇宙中瞬秒爆发炫丽夺目的极光。
  【南国风情·陈永杰】情浓天河村
  2021.7.5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