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跟大家分享了还不是两江总督、而只是负责川东军务的陶澍,他因为要去四川,路过湖南,顺道去了老家益阳,碰巧遇到了八岁的胡林翼,一看就很喜欢、很欣赏。陶澍这个人可能会看相,当时就觉得胡林翼这个孩子未来会成为大人物,“惊为伟器”,就订了娃娃亲,要让胡林翼成为自己的女婿。
  十年以后,胡林翼十八岁,就和陶澍的女儿成婚。再过了两年,胡林翼二十岁的时候,他就和他太太就去了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因为陶澍当时已经是两江总督了。
  关于胡林翼年轻时候的故事,有很多说法。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胡林翼此人放荡不羁。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胡林翼经常出入秦淮河畔、烟花柳巷,喜欢跟那批所谓的“小姐”们私混。所谓“人不风流枉少年”,传说中的胡林翼非常忠实地执行了这句“人生箴言”。传说,胡林翼当时钱不多,老是要去两江总督的账房支钱,账房先生向陶澍汇报,陶澍说,“你就让他去拿,支钱给他,不要管他做什么用途”。陶澍的太太听了不乐意,陶澍还劝她,说“胡林翼未来的辛劳度是我的十倍,所以这两年,你就让他好好享受人间的温柔。”陶澍的太太听了气得不行,但也没办法。那时候是男权社会,陶澍又是两江总督,他说了算。陶澍反正就是一直比较放任胡林翼,传说胡林翼一年多就花了1万多两银子。
  某一天,陶澍组了个局,把当时在江宁的所有高级官员都叫来,布置了一个最高级别的宴会,其实是“鸿门宴”。那天胡林翼又去玩了,然后陶澍派人把他给叫了回来。然后,陶澍在这次酒宴上规劝胡林翼:“林翼你也玩了一年多了,也该收收心了。第一,你是很有天赋、很有才华的人,所以呢,你应该去为国家效力;第二,今天设宴就是希望你和过去的生活做个了断。你想玩也玩得尽兴了,以后呢,把你的心思放到事业上去。”陶澍还对胡林翼说:“我一直都认为你的成就会在我之上”,这番话就激励了胡林翼,陶澍后来跟左宗棠也说过类似的话。这个故事挺盛行的,就是说胡林翼浪子回头金不换,类似于这样的故事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中国传统的美学特别欣赏这种东西。
  传说中还有更离谱的,说胡林翼新婚之夜就去外面找别的女人。关于这些传说,我觉得基本是瞎扯。说胡林翼在南京秦淮河畔放荡,陶澍先让他纵情声色,然后再让他收心,这不可能。胡林翼新婚之夜的传说就更扯了,因为新婚之夜胡林翼是在益阳,湖南益阳。那时候不是现在,各地都修了高速公路、高铁,三四线城市也都搞得不错。那个时候的益阳是什么地方?民风淳朴,哪有地方让你寻花问柳?而且胡家和陶家都是当地的名门,更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所以这都是不靠谱的。
  但是,你说胡林翼少年风流的事有没有?我们认为应该是有的。相对比较靠谱的一个记载,来自于有个叫黄濬的人写的一本笔记,叫做《花随人圣庵摭忆》。晚清,包括民国的时候,一些文人的笔记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你看王闿运的《湘绮楼笔记》,薛福成的《庸庵笔记》,还有赵烈文的《能静居笔记》,他们这些笔记都非常珍贵。黄濬这个人当然没法跟赵烈文、王闿运等人相提并论。这个人其实是个汉奸,是民族败类,但是他那本笔记写的很有价值。
  他这本笔记里面记载了胡林翼在北京,中了进士,点了翰林以后的事。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说胡林翼跟他的湖南老乡,湖南善化的周寿昌经常出入花街柳巷。有一次,他们两个翰林又去玩了。但那天运气不好,碰到“公安局”来“查房”的人,就是当时的差役。当时是严禁官员嫖娼的,历朝历代估计都严禁官员嫖娼。虽然妓院可以开,但官员不准去,它是开给一般民众、商人的,“体制内”的人不能去。朝廷命官严禁出入这些场所,如果被发现会遭到很严厉的惩罚。胡林翼和周寿昌这两位年轻人当时不是正在happy嘛,然后呢,“查房”的人来了。两人都很慌张,周寿昌在这个紧要关头反应要比胡林翼快,一下子就窜到厨房去了,估计给了厨子一两银子,然后问厨子要了一身厨子的衣服换上,反应很机敏,周寿昌就躲过去了。胡林翼反应慢点,衣服还没换,做官的人穿戴和常人不一样,所以“查房”的人一看就知道你是什么人,就把胡林翼给抓了。
  胡林翼被抓住以后,他想自己是翰林,说出来太丢脸了。在那个晚上,胡林翼肯定是被审讯了、被侮辱了,甚至吃点苦头都可能。据说那晚胡林翼是挺住了,啥都没说,“打死我也不说”,坚决不招。化妆为厨子的周寿昌顺利地躲过了这一劫,胡林翼却吃尽苦头。第二天,胡林翼非常愤怒,就跟周寿昌绝交。胡林翼说,有难同当才对啊,你怎么把我撇下中途跑了,还不来救我,也不来出点主意,总而言之,胡林翼把账都算到了周寿昌头上。而且,据说胡林翼后来招募湘军兵勇的时候,他从来不重用善化籍的人,他觉得这个地方出来人不可交、不可信。后来有人还去考证过这个事,包括有些作家,像谭伯牛去看了一下史料,说善化这一带的人真的没被重用过。这种事情的真实性到底如何呢?我觉得至少比前面说胡林翼在秦淮河畔放浪形骸,在新婚之夜胡来要靠谱得多,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
  有个作家叫刘忆江,知道他的人可能不是很多。刘忆江起点比较低,但是很喜欢历史,写过《袁世凯评传》、《胡林翼评传》、《曾国藩评传》,好像关于胡林翼的评传就他一个人写过。因为胡林翼这个人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关注度没有那么高,其实胡林翼是被很多伟人关注的。刘忆江是研究胡林翼、晚清问题的专家,刘忆江说,胡林翼在秦淮河畔放浪形骸的说法不可信,说这个故事多是好事者的传言。
  我们看了这些史料以后觉得,前面两种,秦淮河畔、陶澍纵容胡林翼的故事肯定不可信,新婚之夜的故事就更不可信,胡说八道,违反基本的常识和人性,对吧?
  但是,你说胡林翼做了翰林,他在北京做了官以后,跟周寿昌出去玩玩,有没有可能?按胡林翼的个性是有可能的。因为其实在清代士人中,去烟花场所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你比方说宝廷,身为翰林,而且是很难得的满人翰林,不但去找了“小姐”,他还娶了“小姐”,闹出了不少笑话。
  胡林翼是官宦子弟,跟曾国藩、左宗棠的出身不一样,他父亲是探花,他爷爷是在当地很受尊重的饱学之士,所以胡林翼养尊处优。在少年的时候,胡林翼又是很有天赋的一个人,所以少年风流的事情,我觉得对胡林翼来说,尤其在北京,你说在陶澍老丈人的眼皮子下,他不敢,但到了北京,跟这批清流一起,是有可能行风流之事的。在古代,中国文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生活习惯。
  从周围人对胡林翼更靠谱的记述来看,胡林翼确实少年风流。比方说,曾国藩的幕僚欧阳兆雄他们说,胡林翼曾经是纨绔少年,“常恣意声伎”。什么意思呢?就是胡林翼喜欢到烟花柳巷去玩。胡林翼自己的幕僚、亲信徐宗亮也说“少年有公子才子之目,颇豪宕不羁”。就是说年轻的胡林翼是一个大才子,也是公子,喜欢那种风雅的生活,而且放荡不羁。
  而且,在徐宗亮写的笔记里面还说胡林翼“无三日不小宴”就是说,每三天至少要吃顿好的,每三天来一次小宴,跟曾国藩、左宗棠那种粗茶淡饭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胡林翼是比较讲究生活品质的,我觉得挺好,一个讲究生活品质的人是值得让人信任的。